Log in
Register
0 2331 0
未来手机什么样?现在剧透一点点 | 一点趣闻

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有第一个吃蜘蛛的人。

每一个重大发明前后,总有看似傻X,实际必不可少的探索。

而实际上,结果有时并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大胆探索和尝试本身,就像亿万年的自然选择一样。


好了,本兔今天想和你聊的不是进化论,而是手机的未来。


电影《黑衣人3》中的手机


不不不,不是电影里这种,而是实实在在的,以目前已经出现的技术作为基础的讨论。


塑料?玻璃?

金属?陶瓷?


聊到未来的手机,本兔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功能有多强,而是未来手机是什么材料做的。嗯,也许因为本兔在大学里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吧。


塑料、金属和玻璃,是如今手机的主流材料,但这些材料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塑料易于染色,成本较低,强度不错,但表面硬度较低,容易出现划痕和裂纹。



其实比起划痕,廉价感才是塑料材质最大的问题。


金属材料可以说是塑料的反义词,它是无机材料,很漂亮,质感和手感出色,硬度也高。常见的用于手机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



但金属存在电磁屏蔽问题,不能完整覆盖手机(想想 iPhone 6 上面被人诟病的白带……)。并且优质金属材料的成本并不低。


玻璃非常漂亮,但更加脆弱,需要塑料或金属的保护。



当然,如果设计得当,那么像iPhone 4那样的金属和玻璃造手机也可以相当美观。


目前来看,陶瓷材料是比塑料、玻璃和金属更好的选择。

因为陶瓷硬度高,可打磨成非常光滑的表面,也不会遮挡信号。事实上,目前的 Apple Watch Edition 版和小米 MIX 都采用了这一材料。


最新一代陶瓷材质的 Apple Watch Edition

见过朋友佩戴,确实美哭。



小米 MIX 和它背后的男人:

托尼·史塔克……呃,错了,是菲利普·史塔克。


不过,陶瓷的问题在于加工难度较高和良品率极低。你从 Apple Watch Edition 的售价和小米 MIX 的缺货就能看出来。


但,假如工艺和良率有所突破,陶瓷终归是一种极为优美而典雅的手机材料,这个未来要是实现了,大家都会非常开心的~


 不管使用什么材料,需要满足的是人们对于重量、触感、质感、视觉感受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美学、工艺和生产要求。同时,最好还能防摔、防水、防尘、防刮、防……


曲面屏?全面屏?

干脆不要屏?


最近关于三星 S8 和 iPhone 8 的谣言又双叒叕开始满天飞了。

其中关注焦点之一,都是在屏幕上:


比如大到几乎没了边的 S8 曲面屏


比如几乎覆盖整个 iPhone 8 正面的 OLED 屏幕


说实在的,未来的手机正面只有一块屏幕,这件事本兔觉得是板上钉钉的。问题在于多快到来?以怎样的形式到来?以及,到底好不好用。


网上流传的 iPhone 8 概念图,正面全面屏无按键。

虽然我觉得就是拿 iPhone 7 Plus 贴屏 PS 得到的。


首先,以目前的技术,物理按键、指纹识别确实都可以放在屏幕下面。

可能唯一需要留个位置的,是用来自拍的前置摄像头吧。哦,如果厂商想加 Logo ,那也还要留个窄边。


但别高兴太早,屏幕越大,问题也越多,比如误触的问题,实际上三星的曲面屏手机就经常在意想不到时误触,比如我在修片时想调出一个工具,发现怎么也调不出来,原来是握手机的小拇指不小心压倒了曲面屏的边缘。


暂停!不要在一条道上跑到黑!

我们来换个角度思考:


谁规定的手机就必须有一块屏幕?



上图是法国设计师 Jerome Olivet 设计的 ALO 概念手机。这台手机使用塑料包裹金属的机身,双摄像头,没有屏幕


是的,它舍弃了屏幕,但并不意味着你看不到影像。ALO 内置全系投影模组,从而摆脱了屏幕对手机造型的桎梏。也许在未来,没有屏幕才是手机发展的必经之路。


没有屏幕后,手机整体的设计将会更加多样而富有想象力。


所以也许以后你用手机发朋友圈时,要先找一张桌子。



当然,如果新技术足够强大,也可能不用找桌子。实际上,不管你在 5.5 英寸屏幕的 iPhone 7 Plus 上,还是在 4 英寸屏幕的 iPhone SE 上,都可能因为按键过小而打错字。


所以本兔倒觉得如何让键盘比更大才更大最重要,但不一定是傻乎乎地靠加大屏幕实现。



对了,提到全息投影,本兔在这里不得不提醒善良的观众,全息投影,小心上当。


因为几年前受邀参加过一场国产全息投影手机的发布会,从 CEO 现场演示 demo 时死活解锁不了自己的手机,到请宗教人士站台,再到大谈秒杀苹果三星,各种奇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到我今天搜了下那个手机的主页,结果:



所以如果你以后看到国内众筹或什么平台的全息手机,请小心、小心、再小心!连国家都能忽悠,忽悠你不在话下。


 不管怎样的屏幕,需要满足的是人们对于交互的要求,便利、直观、不受干扰。同时,要为手机整体的美学设计服务,必要时,丢掉屏幕也OK。


双摄?三摄?

一摄搞定?


终于说到手机摄像头了,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之所以爱,是因为它太方便了,缔造了如今手机摄影的辉煌现状。

之所以恨,是因为跟相机比,它还是局限太多,以至于要想拓展拍摄题材,很多时候你要把手机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或是这个样子:


实际上哪一种的体验都不够好,因为要么你要操心附加镜有没有对准镜头中心,要么外接相机的连接、延迟和增加的体积让人头疼。


相对而言,从前本兔比较看好 DxO 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通过手机原本就有的数据接口,连上一台高素质又小巧的相机:



然而 DxO 这货实际用起来很坑爹,它容易连接上,也非常容易…松脱掉下来,所以这货在海外卖得很差。


不过对手机厂商来说,还是有很多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多摄像头手机。比如现在异常流行的双摄,在 2017 年里,旗舰手机必然会标配双摄。


双摄主要有 2 个很好玩的地方,背景虚化高逼格、变焦拍远景。

但还不够,因为有了 28-56mm,你会接着想要 85mm ,有了 85mm,你会问光圈为何不是 f/1.2,为何没有防抖……


要不来个 3 摄像头手机?

实际上相机领域早就出现过 3 镜头相机,还是国产的…然并卵…


但终归不是个办法,因为现在摄像头已经又凸又大了,而手机本身又不断的在削薄。摄像头增多必然会让手机变丑,影响体验。


所以,要不我们试试先把同样体积的镜头,做小做薄吧?


比如,液态镜头:


这种技术其实也很早就出现了,利用液体表面形态的变化,达到曲面固体镜片的效果(具体原理大家百度吧,说多了太科学)。


虽然实用化的问题也不少,但看起来还是有其特色的,比如易于制造大景深和适中保持画面合焦,比传统镜头更薄,能耗低,还能加上光学防抖。


(此项专利的原文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所以,如果 3 个传统镜头会让手机变成蜘蛛精,那么换成 3 个更小更薄的液态镜头如何?甚至更多,来个 16-35-50-85-200-300mm 什么的。


然后把这个镜头矩阵封装在一个经过设计的总体镜头内部,达到视觉上统一和美观。


总之,少了摄像头不行,但要想实用和美观兼顾,还真是任重道远。


 不管有几个、是怎样原理的摄像头,都需要满足人们对于普通人也能拍出好照片的无限渴求。同时,不能因摄像头而让手机不像手机。


电池如油箱?

充电似加油?


最后,我们来聊聊你已经习惯了的一天 n 充的电池问题。

要想手机跨入下一个世代,电池性能的提升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所有的手机、相机甚至特斯拉都用的是锂电池。这种电池是一种非常令人崩溃的高科技产物,因为它充电快但是还不够快,密度高但是还不够高,玩儿不好还容易变身杀伤性武器……


其他替代品?

本兔暂时只能想到燃料电池这一种。这也是目前各厂商(比如苹果公司)在积极研发的一种老技术,嗯,真不是什么新技术,诞生于 1839 年。


所谓燃料电池,其实就是将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电池。有燃料(氧化剂和还原剂),有电解质,就能产生电力。


打个夸张的比方,你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划着了一根火柴,欧耶,你的 iPhone 满电了!


因为火柴的燃烧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氧化反应,这与燃料电池中进行的反应本质上是相同的。在电池方面,汽车依然可能是先行试验燃料电池的领域。



试想,以后手机充电站前的对话是这样的:


“哥们儿,你的 iPhone 11 加多少号的燃料?”

“哦,我二手买的,加 92 的就好了。”


当然啦,也不排除以后锂电池有突破,能在体积和重量保存小巧的前提下,实现快充慢用。哦对了,还有安全性。


 不管使用何种电池,需要满足的是人们对于摆脱电力束缚的渴望。同时,不能低估安全性和廉价性。




个人电脑和现今智能手机的缔造者 史蒂夫·乔布斯 曾说: “个人电脑是 21 世纪的自行车”,

这真是一个很棒的比喻。

因为自行车是没有电也照骑不误的,骑车很容易学会,自行车比其他交通工具要小巧很多,骑自行车很帅……总之,自行车是没太多限制,却有很大功用,很酷的。


不过当 乔布斯 说这个比喻时,他还没有看到智能手机的诞生,否则,肯定会是这样的比喻:

 “ 智能手机是 21 世纪的自行车 ”


好了,以上仅仅是本兔以目前科技梳理的几点观点,也许……

不,是肯定未来还有我想象不到的好技术出现。


当然,如果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是说对了什么,那么……

来,请各位看一下我手中的这支棒棒:



(本文图片来自 苹果官网、bing搜索 和 stack.com )




影像之美,就在这一点。

一点OnePoint 

标签

李白兔子

李白兔子

详细介绍

摄影师,资深撰稿人,现任《大众摄影》编辑。苹果公司手机摄影培训讲师。中央电视台手机摄影培训讲师。网易微摄影评委。P&E摄影器材展适马讲台讲师。

推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