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Register
0 20371 0
浅谈滤镜在大光比风光片中的使用
,

原标题:《滤镜后面的风景 》



滤镜之于于风光摄影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从照片来看,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们对于滤镜并没有多少认知,下面就通过笔者几年的使用经验来总结一下风光摄影中滤镜的作用,以及常用滤镜的种类,希望大家都能够拍摄出更加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权为经验之谈,若有错误还望海涵。


滤镜种类


1:UV

现在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购买单反,单反相机配件的扩展性,给摄影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可能。大家一定听说过相机滤镜,而对于相机滤镜最多的认识就是UV镜。很多人只知道给镜头配个UV,但并不知道UV的作用。


UV中文名称:紫外线滤镜。在胶片时代,肉眼看不到的紫外线,也会影响胶片的曝光,所以镜头前往往加装UV来过滤紫外线,来还原光感和颜色。进入数码时代后,由于相机感光元件和胶片曝光原理不同,所以UV的作用也仅仅是保护镜头了。

个人推荐平时不安装UV,因为再好的UV也会降低画质和透光度,更不要提大家常常购买的几十元的UV了,一片上好的超薄多层镀膜UV,虽然对画质的降低程度可以忽略,但也需要上千元,往往是镜头的几分之一的价格。笔者认为还不如好好爱护镜头,镜头前端的镀膜也不是那么脆弱,正常使用下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2:ND

慢速快门/长时间曝光(慢门/长曝)是风光摄影中拍摄运动物体常用的手段。比如长曝下的水流,会拉出丝状,柔滑细腻。长曝下的云也会有滚滚而来、波涛汹涌的感觉。因为长曝能表现运动物体在曝光期间的过程/轨迹,从而体现动感。


很多人知道晚上要长曝,这样才能让夜景更明亮,其实白天也可以长曝,就是用这块ND镜来达成的。


ND中文名称:中灰密度滤镜。中灰说它是中性灰度,也就是没有任何色染,能够保持装上滤镜之前的色彩;密度说的是这个滤镜是用来减少光线射入的,也就是降低曝光,同一曝光量下,能够增长曝光时间,达到我们所谓的长曝。


ND镜从形状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圆形ND和UV一样,只不过是镀上灰色的,拧在镜头前端的螺口内。但如果你有多个镜头,那不妨试试方形ND。方形ND是一片正方形的树脂或玻璃,安装它需要另外购买支架和镜头接环。方形ND大小有很多种,通常使用100x100mm的方片,如果你有14mm或鱼眼镜头,那就需要用到更大的150mm方片才能涵盖镜头的视角。

从透明度可以分为1档(0.3)、2档(0.6)、3档(0.9)、6档(1.8)、直到10档(3.0)。1档就是对应相机中曝光量1档(不熟悉曝光量以及档位知识请自行查询),一般我们常用的是6档和10档这些底透度的ND。


3:GND

也许大家拍照时都会发现,为什么摄影师们拍出来的照片天空云彩飘飘,地面景色迷人。而我拍出来的照片要么天空惨白一片,要么地面漆黑一团呢,明明看到那么美的画面,就是拍不下来。


这要归结于相机感光元件的“宽容度/动态范围”,所谓宽容度就是画面中能够容纳最亮和最暗的地方的光比的度,其中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也是要有细节的,并不是纯白和纯黑。相机的宽容度十分有限,RAW格式来说相当于相机10档曝光的宽容度,但大多数风景的光比早超越了10档。人的肉眼相当于镜头,大脑就是处理器,而大脑可以将同一个画面中亮部和暗部分别处理同时合成成一个画面,达到超高宽容度。民用相机在这方面还差的很远。


我们虽然不能提高相机的宽容度,但可以对场景中的亮部和暗部分别曝光,然后用电脑合成。但如果每张照片都这么做,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量。GND即是拯救你的利器。

GND是风光摄影师最常用的滤镜,中文名称:中灰渐变滤镜。它和ND的区别就在于GND是一半灰色一半透明。能够将过亮的区域按压,降低曝光量,让画面达到曝光量统一。


GND只有长方形滤镜片,也分为树脂和玻璃材质,有软渐变(soft)和硬渐变(hard)两种。软渐变的渐变过度很柔和,加入软渐变时画面不会显得很生硬,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硬渐变的过度更急促,适用于海平面等明暗反差为一条线时使用。做成长方形是因为构图时,滤镜需要根据明暗在画面中的比例来上下移动,以正确覆盖需要按压的区域。


从透明度可以分为1档(0.3)、2档(0.6)、3档(0.9)、4档(1.2)

宽度和ND一样,长度比ND稍长,如100x150mm,150x170mm。


4:RGND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风景都是上面过亮,下面过暗,日出日落就是个例子。当日出日落时,画面中间太阳的位置那条水平线才是最亮的地方,而上方的天空反倒不是那么亮,这时如果用正常的渐变,只会适得其反,按压了不需要按压的部分,而过亮的部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按压。这时RGND就该上场了。

RGND中文名称:反向中灰渐变滤镜。它也只有长方形滤镜片,特点是渐变镜中间是最黑的部分,下面透明,而越往上逐渐变浅。它可以有效按压画面中太阳所在高度的亮度,而不影响太阳上方天空的亮度。


5:CPL

人眼能看到事物,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有“反光”这一特性,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物体将光线反射回来,才能够被看到。然而反光也让一些事物失去了原本的样子:植物的反光让原本的绿色变得惨白;水面的反光让水底不可见;玻璃的反光让你拍不到车里/柜子里;甚至天空也会反光……


CPL中文名称:圆偏振光滤镜。(编者注:CPL是圆偏振镜,还有一种PL称线偏振镜。这两者的区别就是CPL可以实现数码相机自动对焦,PL使用会造成很多数码相机无法自动对焦。圆偏振镜的圆与形状无关。)在特定角度下,它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反光,增强饱和度,这能令画面显得鲜艳动人。CPL也是目前后期无法替代的,因为反光部分的信息已经丢失,没有记录下来,也就不能在后期还原它们。

常见的CPL是圆形的,也有方形CPL,但笔者更推荐圆形CPL,因为方形CPL在转动时也会影响到GND等滤镜的角度。圆形CPL是直接拧在镜头螺口上的,它分为前后两个环,前环是可以360°转动的,后环是固定在镜头上的。利用前环变换角度,来消除反光,这可以在相机实时取景屏幕中查看到。


CPL装上后会让入射的光线减少,这会根据CPL的薄厚程度决定,在旋转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明暗的变化。这一点要在曝光时注意,要在CPL旋转之后再测光。


使用CPL时是有技巧的,并不是任何反光都能消除,当与反光面夹角为45°时,消除反光效果最好。同时CPL逆光拍摄只会增加炫光,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逆光时最好还是摘下CPL。另外不要逆时针拧CPL,以防止CPL和镜头接合不严而脱落。


还有一种CPL是架在滤镜支架上的,代表作有LEE的Seven5和史钛龙。


6:摇黑卡


你会发现,无论是软渐变、硬渐变还是反向渐变,他们的过度都是一条直线。虽然软渐变可以最大程度上弱化按压时的过度感,但当画面中的明暗区域的夹角很小时,就只能使用最后的救命稻草,摇黑卡了。


摇黑卡是一个技术活。它的原理和GND虽然不同,但效果是一样的。GND是用中性灰度的材质覆盖画面的过亮区域,作用是整个画面曝光同样长的时间时,被密度灰覆盖的区域能够降低曝光量。黑卡的原理是用黑色低反光卡片或任意物体,遮挡在镜头前过亮区域,从而让这片区域曝光时间减少,同样可以达到降低曝光量的作用。


比如我们曝光10秒,黑卡挡住天空5秒,那么就降低了一半的曝光量。然而黑卡遮挡的区域我们只能估算个大概,你需要非常了解镜头某焦段时视野角度是多少,才能精确遮挡过亮的部分。如果黑卡在遮挡的过程中一动不动,那么拍出来的照片就有一条明显的明暗分界线,所以我们要模拟GND中渐变的过度,需要将黑卡上下或倾斜着摇动,摇动的地方就是过度区域,而且你可以手动更改过度区域的范围。


黑卡可以遮挡不规则的过亮区域,你可以剪一个不规则的黑卡用来遮挡左右山谷中间露出的天空等等,用法非常的多样,但也需要慢下来细心拍摄,效果永远是建立在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基础上的。




为什么用


使用滤镜能够让画面全部曝光正确。在风光摄影中,如果不是拍摄剪影,那么画面中的元素尽可能需要曝光准确,至少不能出现大面积的死黑、死白,因为这些都是没有保留任何信息的“废物”,既然没有任何信息,为什么他要出现在画面里?


使用RAW格式将极大提升宽容度,给后期创作留出足够空间。有些人追求“相机直出”,鄙视后期。看到一张照片,第一句话就问“是否后期过?”实际上数码时代的“电脑后期”,包括了胶片时代的“暗房后期”,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使用了渐变镜等器材后,一定要让相机记录RAW格式,后期才能找回肉眼看不清的细节,比如云层。而RAW的原片为了防止画面死黑死白(数据丢失)饱和度通常更低,这就需要我们使用软件将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期是半个摄影,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通常的所谓“大片”,一般都或多或少都有经过后期调整。


使用方片滤镜,而不是圆形滤镜。方片滤镜有更多组合型,扩展性。


使用直方图拍摄。学会看直方图将有助于你分析曝光量,在实时取景模式多次按下INFO.键可以调出实时直方图显示,具体请自行查阅相关文章。




使用方法


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相机在使用滤镜时的一些步骤,相信熟悉这些步骤,你就离真正的风光摄影不远了。


说个题外话,拍摄风光笔者一般使用三脚架,如果你嫌三脚架太大太沉,那就可以基本告别风光摄影了。笔者说的“摄影”是创作,如果仅仅是拍照留影的话手机都可以,那样就随便玩玩得了。


三脚架可以使你按下快门时机震更小,可以精确的构图防止画面歪斜,可以使你腾出双手做更多的事情、思考更多的事情,三脚架是一个严肃的风光摄影必备的工具。


使用GND/RGND时大致按照以下步骤:

1. 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

2. 选择M档,RAW+JPG格式,中央单点对焦

3. 打开实时取景模式

4. 半按快门对焦,并构图

5. 用摇杆或方向键选择对焦/测光区域到地面或暗部(若使用目镜取景,则需使用点测光或局部测光,并转动相机另对焦点对准暗部)

6. 调整光圈至“超焦距”(光圈小到足以另画面中全部景物在景深范围内,具体请自行查阅相关文章)

7. 调整ISO至基准水平(通常为100)

8. 调整快门速度,另曝光量标尺达到刻度0(表明测光范围内曝光正常)

9. 调整测光区域到天空或亮部(目镜取景需转动相机)

10. 检查曝光量标尺超过0刻度多少档

11. 选择相应档位的GND插入滤镜支架插槽

12. 上下移动GND保证GND正确遮挡亮部

13. 按下快门


使用ND时从上述步骤4之后:

5. 将镜头设置成MF(因为插入高档位ND后取景器中将几乎完全变黑,相机无法再次对焦,为了防止对焦失误,最好在插入ND之前完成对焦并且关闭自动对焦功能)

6. 调整光圈到超焦距

7. 调整ISO到基准水平

以上如你不使用ND时那样操作

8. 插入ND

7. 调整快门到曝光刻度为0(你可能需要极慢的快门速度,这是你使用ND的初衷,有事你需要将相机调整到B档,使用手动快门)

9. 按下快门(长时间曝光下,请使用快门线或遥控快门)



当你需要暗压亮部,同时又要长曝来获得慢门效果时,GND和ND会同时使用。这时要首先遵循GND规则,当GND一切调整妥当时,再插入ND,调整快门速度。


摇黑卡则需要在固定光圈和ISO值下,分别点测光亮部和暗部,并分别调快门值到正确曝光,则快门值的时间差,就是你需要摇黑卡的时间。




最后,我来介绍一下使用滤镜支架可能会带来的问题。


后部漏光:滤镜支架后端接触镜头的地方,有可能会有缝隙,这些缝隙会在曝光中漏入光线,造成所得照片四角发亮,越复杂的支架机构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通常的应对方法是用黑布等不透光材质遮盖从支架到镜头之间的缝隙,也可以在网上购买“滤镜系统遮光罩”等做好的布袋。


侧面炫光:安装了方形滤镜后,镜头就相当于没有了遮光罩,一旦有阳光从侧面照射,炫光将惨不忍睹。应对方法是使用黑卡片,帽子,铅笔伞等遮阳物遮挡阳光。


一张好的照片离不开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思考,仅仅有了设备并不能让你成为大师,但更完善的设备能够让你更专注创作。


希望大家都能够拍得另自己满意的作品。最后用我的两张风光作品作为结尾供大家研究。


LEE 0.6 hard GND 暗压天空 & haida ND10 长曝


LEE 0.6 hard GND & Hitch 0.9 soft GND暗压天空


LEE 0.6 soft GND暗压天空 & LEE 0.6 hard GND 反向插入暗压地面


两片黑卡分别遮挡画面左面和下面,天空曝光30s,房屋与树曝光2s


编者:感谢汪仔为我们带来了精彩一课。未来希望更多的摄友为大家奉献好的教程。在照片点评中看到好的作品,宁老湿会和您约稿的。


声明:本文作者为汪仔,未经作者或者摄影笔记授权请勿转载。

标签